代县长 王功生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与会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主要工作回顾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抢抓发展机遇,实施崛起方略,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9.9亿元(预计,下同),比上年增长1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5∶37∶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018万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亿元,增长19.6%。
——对外开放成果显著
利用省市搭建的招商平台,我县分别参加了上海、昆山、宁波、香港的经贸洽谈会,举办了黑山——广州项目推介会和“第二届荷花节”项目说明会。全县域外引资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引进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67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国能黑山生物发电项目投资达到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49万美元,增长15.8%;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增长12.5%;境外劳务输出293人次,增长19.1%。同时争取国债投资和省补资金1676万元。
——工业倍增计划提前完成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3.2亿元,增加值实现7.4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37.1%和146.7%,用两年时间提前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业倍增计划。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比上年增长58.4%。全年新上、续建固定资产投入5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其中31个项目投资超过1000万元。新增规模企业30户,总数达到139户。三大支柱行业和机械制造业实力显著增强。化工行业规模企业达到7户,产值9.2亿元。木制品加工行业规模企业达到19户,产值4.4亿元。农副食品加工行业规模企业达到28户,产值9.5亿元。机械制造和铸造行业规模企业达到14户,产值1.6亿元。工业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制定了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储备了园区建设用地,整合了县、乡等14个园区,共入驻大小企业606户。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县膨润土矿、造纸有限公司等5户国有企业实施了转制,完成了粮食系统12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增添了企业发展后劲。
——第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邮政通讯等产业健康发展。完成了芳山镇、小东镇客运站建设。新建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家具批发市场,续建2个农贸市场;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62户连锁农家店正式加盟营业。全县固定电话户均普及率69%,国际互联网户均普及率3.2%。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全县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达到1.6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52.9亿元,增长40.8%。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以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发展棚室2.3万亩,水浇地8.4万亩。新建规范化畜牧小区70个、棚室小区105个、农业科技园区2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0个。新栽果树1.2万亩,建设标准果园3万亩,植树造林6.3万亩,我县被省政府授予绿色通道先进县。全县引进新品种35个、新技术20项。绿色农产品生产走在全省前列。建设了167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新增“三品”认证36个,新增认证面积5.3万亩。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新建产业化基地16个,新增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22个,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6户。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完成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和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更新改造排水站3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3%。农村环境大为改观。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重点,全县278个行政村主要街路进行了“四清”;维修村屯道路100多公里;新建水厂12处,解决了2万多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1556个;农村改厕项目全面铺开;新建农村文化广场32处。农民素质日益提高。培训农民8.5万人次、农民经纪人近千名,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3.3万人。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依法清缴欠税,实施房地产税“一体化征收”,实现了各项税费及时、足额、均衡入库。完善激励机制,修订税收奖励政策,调动了乡镇和部门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同时认真解读上级政策,争取各类资金1亿多元,五大税种增量返还1310万元。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科学调度资金,保证了运转、稳定、民生等重点支出的增长和公教人员工资的发放。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地方建设,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全县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5亿元、3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9.5%和11.4%。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房地产开工面积18.7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2700平方米,文化大厦工程顺利竣工。修建便民巷路2066米,完成盖板沟排水工程471米。南湖公园雕塑、赏荷亭等工程如期竣工。更新供水管线4500米,新建蓄水池2000立方米。更新改造供热管线3500米,完成一户一阀改造1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供气管线3900米,新增用户1600户。交通状况明显改观,新铺设黑色路面88.5公里,建桥梁8座。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困难群众8310户,为城乡低保户发放生活保障金999万元,按期完成三年扶贫规划任务,455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分别扩面2497人、4378人和1380人。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采取建立培训基地、社区安置、公益性岗位开发、劳务输出等措施,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600人,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开展了文明创建、城乡共建和“三下乡”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造校舍6310平方米,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6%以下,通过了省政府“普九”巩固水平的验收。打造文化品牌,“黑山二人转”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参合率达到81.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省卫生厅批准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网络,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饮食安全。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到6.29‰。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议案1件,人大代表建议69件,政协委员提案88件。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5835件。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平安县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开展了以煤矿为主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审计监督,完成审计任务60户(项)。强化行政执法监察,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2件,挽回经济损失83万元。
此外,土地、统计、供销、环保、供电、气象、档案、民防、残疾人、民族、宗教、兵役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县农业“大禹杯”竞赛、二三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绩考核等工作也都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支持,得益于64万黑山人民的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得益于驻黑山部队和中省市直单位的鼎力合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黑山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个体业者,向驻黑山部队全体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黑山改革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外向度低;二是对全县经济具有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比较弱;三是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县乡财政运转困难;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渠道仍需拓宽。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的形势和任务
2007年是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黑山的关键一年。省委提出今年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目标,新的形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一方面,中央将继续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工业的用地矛盾更加突出;交通、区位使我县被“边缘化”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我们同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正在拉大。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为我们吸引资金带来难得的契机;省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锦州湾整体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沈阳经济圈的构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县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及工业基础使招商引资具备了一定的潜力;尤其是广大干部群众善谋实干形成的激情创业氛围,使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明显凸现,这些都是我县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内在优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新的一年谋求更大发展,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率先崛起方略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建设和谐黑山为总目标,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牵动,强化二产、活化三产、优化一产,聚增经济总量,确保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推进黑山在辽西东部县域经济群中率先崛起进程。
200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三次产业比达到30∶40∶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均衡发展,解决民生问题。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坚持项目牵动,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环境,拓展对外贸易,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确保域外招商引资4.5亿元,外资到位600万美元,境外劳务输出320人次。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个。
转变招商理念,提高招商质量。进一步活化招商思维,在招商方向上,要把资源型招商与环保型、税源型、规模型招商并重;在招商形式上做到资源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并举;在招商领域上,要由优惠政策招商向优质服务转变,由全面招商向特色招商转变,使黑山成为项目的“磁场”;在具体工作上,要做到项目工作常年化、常年工作责任化、责任工作具体化,明确奖惩措施,分级抓好招商项目的推进落实。
搞好硬件建设,夯实招商基础。要立足资源优势,筛选、论证、包装一批重点招商项目,以煤化工、膨润土深加工、粮食加工转化等为重点,力争编制达到预可研水平的精品项目20个。强化对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熟悉国家政策导向、了解本地经济状况、通晓涉外法律法规和国际经济贸易知识的专业招商队伍。加强招商网站建设,捕捉市场信息,丰富招商项目。
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安商氛围。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外来投资者投诉制度和公开评议制度,成立外来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跟踪制,提高引进项目的成功率。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要巩固发展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中东等潜在国际市场,在稳定服装、农副产品、工艺品等商品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木制品、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年内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二)围绕提质增效建设园区,打造工业经济新优势
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把工业强县定位于发展黑山经济的第一增长极,把建设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第一载体,把上项目作为园区建设的第一支撑点。充分利用沈阳产业布局调整、工业企业西移的大好时机,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圈,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工业项目,培育产业集群。确保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户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40亿元。
深度开发膨润土和煤炭两大资源。依托膨润土和煤炭资源,引入资金流、技术流进行综合开发,培育产业集群,把资源储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争取矿勘投入,鼓励商业性勘探及行业勘探,进一步探明我县膨润土和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及品位,力争使膨润土开采量达到30万吨,协助阜煤集团尽快落实八道壕煤矿技扩改项目,争取当年煤炭产量突破300万吨。
壮大三大支柱产业,提升铸造和机械制造业。一是打造木制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木制品加工行业协会作用,开发绿色环保型木制品,年内新增行业规模企业10户以上,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二是打造化工造纸产业集群。争取西洋特肥50万吨复合肥和12万吨液氨项目早日实施;推进永丰造纸投资3000万元年产7万吨文化纸及年产2万吨脱墨纸浆项目;促成鸿泰化工二期工程、天源海藻和宝龙溶剂达产达标,实现化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三是打造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扶持绿源肉业、弘圣花生、宝龙肉禽、益寿食品等龙头企业按设计能力当年达产;立足我县粮食优势放手发展酿酒业;培育以蔬菜和畜禽产品保鲜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小企业群。四是培育壮大冶金铸造和机械制造业。重点跟进机械制造公司二期工程和绕阳河水暖扩建项目,使该类企业产值达3亿元以上。同时,要积极实施品牌推动战略,支持企业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认证质量体系和标准化生产,努力将饲料行业的“特尔佳”牌培育成省著名商标,将农产品加工业的“辽花牌”培育成驰名商标。
提高园区建设标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遵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以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以产业招商为主导解决“项目怎么引”的问题,以构建园区特色经济带解决“园区怎么建”的问题,搞好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定位。结合土地修编,合理调整园区建设用地,重点抓好县级黑大工业园建设,规范整合镇安、新兴、八道壕、大虎山、新立屯等乡镇园区,着手发展小东工业园区。在此基础上,筛选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园区,引导相关产业向同一园区集聚,打造产业集群。
(三)围绕农民增收优化结构,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拉长产品链和产业链,打造一批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调整。推行“龙头企业+协会”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新发展各种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50个以上,新增会员2万人,培养农民科技经纪人100人,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发展“三品”生产。按照建设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体目标,实施“百万绿色工程”,促进“三品”生产结构升级。进一步规范“三品”生产规程,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打造“辽绿”、“辽花”等16个农产品品牌。扩大棚室、畜牧、林果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实施设施农业“双百工程”,新建棚室小区100个,新增棚室面积2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头、40万头、100万只、2000万只,畜禽防检疫率达到100%,力争三分之一以上的畜禽生产达到绿色标准。实施荒山荒地、河流排干、乡村公路两侧、村屯四旁、农田林网“五个全面绿化”,推进“百万亩速生林基地建设”,植树造林6万亩,建设万树村庄50个,新建果树标准园3万亩。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百万灌溉工程”,加快水库除险加固和河道险工治理进度,新发展水浇地5万亩,建设农田水利精品工程50项,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改善雨养农业局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80个,秸秆气化站1处,树立5个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示范村。
加强示范村建设。提高已确定的28个示范村建设水平,新启动32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在一产业上要力争形成“一村一品”,在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上逐步达到“一村一企”,做到彻底“四清”,逐步完成“四改”,达到“四化”,量力建设“四个一”。
培育文明向上的现代农民。建立科技支农体系,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入驻授课,培养科技骨干,推进科技兴农,完成35个村1750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
(四)围绕繁荣商贸建设市场,培育物流网络新体系
扩大专业市场规模。巩固壮大段家、大虎山蔬菜批发市场和沈屯生猪、姜屯粮油批发市场,完善建材、家具、陶瓷市场,整合综合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全力打造励家杂粮市场,争取纳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建成东北最大的杂粮交易集散地和全国杂粮信息发布中心。
建设现代商业网络。重点建设以鹏大商城和凯利超市为主体的中心商业区和以综合市场及周边商业设施为主体的区域商业中心。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扩大具有我县特色的服装、家具、餐饮、娱乐行业辐射面,特别是提高以商贸城为中心的商贸网络建设档次,推进以百悦广场为代表的餐饮娱乐业发展,繁荣我县商贸业。积极发展小型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等服务业,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引入新型经济业态。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于县域流通体系。引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和贸易公司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或分支机构入驻经营,发展“楼宇经济”。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我县设立地区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财务总部,引入总部经济。
发展旅游服务业。制定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点开发,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以“101”高地红色旅游项目和龙湾、蛇盘山风景区为重点,打造两条旅游精品线路。
(五)围绕增收节支培植财源,拓展财政增收新领域
改革财税管理方式。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将全部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规范各个部门财政资金的分配,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规范乡镇的财政收支行为。同时,修订对各乡镇的财税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使县级的“1个积极性”变成全县上下共同的积极性。
加强财源建设。规范征管现有重点纳税企业,扶强做大新增规模企业,培育工业主体财源;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建设群体财源;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培育活力财源;积极引进高税企业,重点扶持周期短、见效快的财源项目,培育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同时,追求既得利益,招商引税,力争在短时期内摆脱财政困境。此外,还要认真研读上级政策,争取各项资金。
严控财政支出。强化预算约束,规范财政供给范围,优先保证工资和社保等刚性支出,逐步加大对科技、教育、农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完善财政监督制度,推进财政监督工作步入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严格执行《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关于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暂行办法》,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六)围绕体制创新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抓好硫酸厂、钢管厂和胶版印刷厂的破产工作;抓好水泥制品厂、碘厂、砖厂的改制工作;完成膨润土矿、造纸厂、棉织厂等企业出售后的收尾工作。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为加快企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全县的事业单位进行机构分类,将纯生产经营型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同时做好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扫尾工作。
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搞好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围绕老城改造加强设施建设,塑造文明城市新形象
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以建设辽西中心城镇为目标,以构筑哑铃型城市为框架,实施城市南建战略,完善县城控制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抓好城区供热、供水、排水、防震减灾等专项规划编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做好小城镇和村屯的建设规划。
高标准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十项惠民工程:一是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年内棚户区改造面积突破2万平方米。二是修建便民巷路6条。三是完成4条排水沟盖板工程。四是加强南湖建设,完成修建西大门、扩建外湖岛等10项工程,同时搞好环湖开发,把南湖建成“内城湖”和“环湖城”。五是实施启发路等三条道路路灯改造工程。六是改造更换中大路两岗之间、解放路北广场到南桥的边石和彩砖。七是铺设和改造城区供气管线11公里。八是完成一户一阀改造30万平方米,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九是继续实施“村通油路工程”,新建油路168公里。十是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
高水平管理,改善城市形象。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招标管理,公开拍卖公共场所的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盘活城市无形资产。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搞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规范城镇住宅区物业管理。
(八)围绕事业发展统筹协调,实现和谐黑山新目标
以人为本,实施“民心工程”。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实现实名制就业6000人,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培训进城务工农民1200人、下岗失业人员1500人,劳务输出3万人次。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分别扩面1000人、3000人和700人,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职工参保工作机制。抓好农村开发式扶贫,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最大限度维护好群众利益。
统筹兼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普九”成果,做好省对“普九”提高水平验收的准备工作,加强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农村卫生院建设,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发挥“黑山二人转”品牌效应,支持创办多种投资形式的“二人转”艺术学校,推动民间艺术发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优化环境,构建和谐黑山。推进平安县创建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生产、交通、消防及教育安全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
(九)围绕依法行政转变作风,实现政府工作新跨越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工作活力。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用改革的精神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新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开拓性。要旗帜鲜明地为创新者壮胆,为进取者助威,为改革者护航,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创业的社会氛围。
转变方式,完善机制,提高工作效能。要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效能考评等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改进作风,廉洁勤政,狠抓工作落实。大兴调研之风,政府各部门要针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农民增收、培植财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设性、前瞻性的建议,每个部门年内至少完成1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切实把廉政勤政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一个廉洁的政府、勤政的政府、高效的政府。
各位代表,开放与振兴呼唤黑山崛起。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人大政协的依法和民主监督,用改革的措施制造推力,用开放的政策激发动力,用创新的精神释放活力,克难奋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共同推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共同创造社会和谐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