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政办发〔2017〕38号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办公室关于印发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HSXRMZFBGS/2020-00120  发布机构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17-07-17
 文  号  黑政办发〔2017〕38号  主题分类  其他  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  公开  主 题 词 
 著录日期  2017-07-17  生效日期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办公室

                                                     2017年7月17日

    (此文公开发布)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前   言

    为科学防治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0号)和《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锦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锦政办发〔2017〕53号)要求,结合近年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成灾规律及辽宁省2017年度气候预测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章  全县地质灾害概况

    第一节  地质灾害总体概况

    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4类。根据2017年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结果,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14处(崩塌9处、地面塌陷5处、泥石流1处、滑坡3处),受威胁人数137人,受威胁财产约260万元。

    除上述被省、市列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外,八道壕煤矿经过多年开采已在地下形成了多层次的采空区,已形成严重的矿山地面塌陷、采空区塌陷、湿地退化等地质灾害。受其影响的有八道壕镇、白厂门镇,影响范围达5平方公里;受其影响的农田达4944亩。

    根据不完全统计,1882年—2016年我县共发生地质灾害13起,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约1377万元。如1994年—2003年八道壕镇八道壕村、西砖窑、半仙屯发生地面塌陷,煤矿长期开采致使地面最大下沉深度为8.6米,最大水平位移2.3米。塌陷造成多处房屋开裂,整个村子成为一个大的沉陷区。

    与2016年相比,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分别为:八道壕镇镇一矿地面塌陷1处,段家乡蛇山子采石场崩塌1处。

    第二节  2016年地质灾害情况

    2016年全县发生了2起突发地质灾害,无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由局部地区强降雨与闭坑矿山的地下采空区引发了八道壕镇镇一矿和八道壕镇代屯村水泉屯地面塌陷。

    第二章2017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降水预测

    根据县气象部门2017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预计我县2017年全年降水总趋势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6-7成。1-6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6-7成;7-8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9-12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

    第二节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锦州市气象台发布的降水趋势,经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专家组初步预测,2017年受气候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与常年基本持平,局部地区可能加重。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分布空间与常年基本一致。

    在汛期(6—9月),特别是台风和强降雨期间,预计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机率与常年持平,可能引发群发型、突发性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非汛期发生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接近常年,但应特别注意单点暴雨情况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加强防范,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

    第一节  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地区

    大虎山镇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八道壕镇易发生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汛期应重点预防因暴雨、久雨诱发的群发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水库应提前放水并及时泄洪。同时要加强与县气象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作用,加强监测预防。

    第二节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每年汛期(6—9月)是我县地质灾害多发期,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重点防范期。其中县气象部门预报台风、局地强降雨的时段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时段;汛期内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大于100mm的时段是重点防范期中的防范重点。另外,春季冰雪冻融也易引发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一节  加强领导

    调整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地质灾害发生时转为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要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及职责,保证人员数量。

    第二节  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

    (一)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作为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县国土部门会同城建、水利、气象、交通、安监、教育等部门在总结上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和落实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出本地区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具体防灾措施,落实监测、报警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

    (二)加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

    继续加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全县组织一次县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检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切实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在演练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工作。县财政部门要为应急演练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三)坚持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工作

    1. 坚持汛期值班制度

    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连续降雨和暴雨将引发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保证各种信息的畅通,各有关部门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安排汛期24小时值班的单位,值班电话应抄报县政府应急办和县国土局。

    2. 坚持灾害“三查”制度

    各乡镇必须建立“三查”制度,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在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和潜在危害,提出防治措施;在汛期要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必须随时掌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汛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数量,造成的损失情况等。

    3. 坚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制度

    继续开展24小时实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及时共享县国土、气象部门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分为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四级(蓝色),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大于等于三级时,通过县电视台等媒体向社会发布。

    各乡镇接到本乡镇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依照防灾责任制的规定,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群众。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三级(黄色)时,各乡镇、村防灾责任人应适时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乡镇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二级(橙色)时,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乡镇、村、社区防灾责任人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乡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适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一级(红色)时,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必须24小时在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救灾工作;乡镇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他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包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4. 坚持地质灾害应急制度

    为及时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县国土部门要落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地质害防治应急制度。

    (1)县地质灾害应急组织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具体工作职责与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一致。

    (2)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速报

    当灾害发生后,事发地乡镇必须迅速协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及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应报告下列内容: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县国土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县委、县政府。

    县国土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报县委、县政府。

    速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提出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四)重视非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工作

    各乡镇国土所要充分认识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做好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高度关注非汛期局地强降雨时段可能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切实强化各项防灾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做好非汛期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值守,保证防灾信息畅通,灾情险情速报及时,应急处置到位。在非汛期排查工作应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要隐患点的排查力度,力求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消除。

    第三节  深入推进四个体系建设

    (一)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县国土部门要完善县级监测网,乡镇级监测网和村级监测网组成的群测群防网络。各乡镇要做好本辖区群测群防工作部署,落实群测群防隐患点和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每点必须编制“两卡”,“两卡”要发至相关人员。开展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的防灾能力,使其真正能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

    县级监测网由分管县长负责,县国土部门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联防队员负责县域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建立一级监测站,进行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抢险救灾;负责全区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乡镇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副乡镇长负责。主要职责是负责区域内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进行日常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协助上级监测机构做好辖区内重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领导群测群防工作,做好灾害发生前兆的宣传和自救工作。

    村组级监测网由村书记负责。主要负责该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进行日常巡查和简易监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进行灾害预警和自救的指导。

    (二)加强宣传与培训工作

    县国土部门要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土地日”等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面普及地质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知识,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通过召开会议、开展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知识培训。

    第五章   相关要求

    (一)做好人工开挖边坡的巡查、监测、防治工作

    县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要配合县国土部门做好筑路、工程建设等经济活动人工开挖边坡的巡查、监测、防治工作,并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治理,防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临灾预报工作

    各乡镇要根据县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结合以往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做好临灾预报,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三)做好灾区的救助、应急工作

    各乡镇一旦发生灾情、险情,县国土、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做好应急工作,立即派出工作组同事发地乡镇一起进行救助工作,并按照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

    县国土部门应当会同县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协调县民政、卫计、市场监管、经商、公安等部门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供应点,妥善安排群众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协调通信、铁路、交通等部门保证灾害应急的通信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的运送。